想要激勵員工,無非就三板斧:給錢、給空間、給尊重。
但是現在內卷嚴重,別說給錢了,公司能夠保全自己就不錯了,在這種情況下,怎么才能有效的激勵員工?
我們做了員工福利15年,看見過大大小小的企業,今天分享一下一個200多人的團隊,在業績持續下降的時候,通過激勵員工讓企業扭虧為盈。
很多企業因為業績下降,為了降低成本會下調員工薪資,這種做法別說激勵了,能按原來的狀態做就不錯了。
薪資是員工激勵的基礎。一個合理的薪資水平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,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。可以不做薪資往上調整,但需要保持。
至少需要讓員工清楚公司是正常運轉,一旦出現了降薪的情況,那么員工考慮到之后的情況,很難把心放到工作上。
企業文化是員工激勵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塑造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,能聚集認同企業文化的伙伴。
這家企業強調“創新、協作、共贏”的企業文化,通過定期組織競賽、團隊協作培訓和分享會等活動,營造一個開放、包容的工作氛圍。
潛移默化的讓員工認同這種企業文化,能夠做到“協作、共贏”。除此之外,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有效激勵員工?
他們采用“成果導向”的激勵機制。
鼓勵員工在完成既定目標后分享額外的利潤分成,激發員工的積極性,提升業績,同時避免高額的固定成本投入。

正常企業在業績下降的時候,為了讓員工多出業績,希望能多聯系客戶,于是會調整休假制度,但是這家企業反而依舊保持正常的休假狀態,一周兩天的休息。
這時候員工并沒有出現一心想玩的狀態,會主動留下來聯系客戶,因為根據現在的企業休假制度來說,兩天的休假是不可多得的。
他們會害怕去其他公司達不到這種休假狀態,反而害怕公司開不下去,導致他們沒有辦法找到差不多的工作和公司。
而且合理的休假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,在正常的工作中,效率也會增加。
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是員工激勵的兩大支柱。
但是普通企業很難花很多的錢來進行激勵,于是他們用“物質+精神”相結合來激勵員工。于是搭建了員工福利平臺,以積分1:10的狀態來給給員工發放積分,公司來決定哪些情況可以發放積分,員工可以用積分來兌換禮品,物質激勵有了,成本也降低了。

企業通過設立“優秀員工獎”、“最佳團隊獎”等榮譽獎項,表彰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和團隊,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成就感,形成精神激勵。
同時,員工福利平臺中有相關徽章,不僅是領導對下屬的表揚激勵,同級之間也可以形成激勵,讓員工間的關系更融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