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《2025中國企業員工福利調研》顯示:82%的員工認為“福利選擇權”直接影響對企業的歸屬感,而67%的企業工會因福利成本高、滿意度低、文化傳遞弱陷入兩難。
企幸福在服務上千家企業做福利轉型的過程中發現:工會推動員工福利平臺絕非跟風,而是解決三大痛點的戰略選擇——如何用一份預算滿足千人需求?如何讓福利成為文化載體?如何從“后勤部門”升級為“員工幸福指揮部”?
集中采購禮品價格虛高20%-30%,節日福利閑置率超15%,物流、倉儲、人工隱性成本疊加。某制造業工會采購3000份端午禮盒,因口味單一導致28%員工轉贈或丟棄,實際成本浪費超12萬元。
工會經費不是慈善款,彈性福利可以通過‘按需分配’能將浪費歸零,讓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。

95后員工中,73%因“福利不貼心”考慮離職,而工會發放的“老三樣”(粽子、月餅、糧油)位列吐槽榜首。年輕員工要網紅體驗,寶媽群體需親子福利,銀發員工重健康關懷——“千人千面”已成剛需。
員工要的不僅是福利金額,更是‘被看見’的尊重感。選擇權即話語權。
某企業工會中秋發放高端海鮮禮盒,卻被員工吐槽“不如發加班費”,企業文化“家庭關懷”徹底淪為口號。
福利是價值觀的“體驗式表達”——端午節禮盒附非遺匠人故事,生日福利嵌入員工成長時間軸,可以用細節喚醒文化共鳴。
a.價格透明化:整合京東、天貓等電商及2000+品牌直供,品種多樣,同類產品價格低于市場價。
b.零閑置損耗:員工憑積分自主兌換,企業按實際結算價付費,杜絕禮品浪費。
c.24小時極速上線:系統無縫對接釘釘、企業微信,工會無需IT投入即可運營。
a.Z世代“癢點”狙擊:網紅爆款、露營裝備、寵物服務——用“社交貨幣”福利激發曬圖欲。
b.家庭關懷閉環:生活日用、健康體檢、兒童教育——解決“夾心層”員工后顧之憂。
c.地域化定制:廣東工會發陳皮粽禮盒,東北工會上滑雪票套餐——尊重地域文化差異。
“企幸福節日卡冊”——1本冊子覆蓋30款爆品,掃碼即選、全國包郵,工會無需囤貨、員工各取所需。
a.文化符號植入:定制禮盒嵌入企業IP形象,掃碼可聽工會主席語音寄語,讓福利成為“移動文化展板”。
b.故事營銷矩陣:兌換頁面嵌入“匠人紀錄片”“福利溯源故事”,用情感鏈接取代單純物質發放。
c.社交裂變引擎:員工曬福利生成企業文化海報,轉發即可抽獎,撬動二次傳播。
市面80%平臺僅做禮品聚合,而企幸福建立40大類供應商準入體系,所有商品通過質量、價格、服務響應三重審計。
結合企業需求做福利場景定制,精細化選品,員工曬圖引爆朋友圈——打造有記憶點的工會福利。
30天無理由退換、支持逆向物流、7×24小時客服——企幸福承諾售后工會零介入,徹底解放人力。
企幸福后臺實時生成員工偏好熱力圖、成本分析報表,助工會精準優化次年預算。
當別人還在為成本、滿意度、文化焦頭爛額時,
企幸福已助力100+家工會實現:
①福利成本降低
②員工滿意度提升
③文化認同度增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