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在員工福利行業深耕十年的從業者,今天和大家聊聊,為什么傳統的福利禮品越來越不受95后待見,以及2025年真正能打動年輕員工的福利禮品應該怎么選。
![]()
這些吐槽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聽到過:
"端午節又發粽子?我家已經堆了五盒沒人吃..."
"200塊的超市購物卡?這家超市離我家太遠了!"
"印著公司logo的保溫杯?這確定不是移動廣告牌嗎?"
?①缺乏實用性?:禮品不符合年輕人的真實生活需求
?②缺乏個性化?:一刀切的發放方式忽視個體差異
?③缺乏儀式感?:簡單粗暴的發放方式毫無驚喜可言
企幸福最新調研數據顯示,85%的95后員工表示更希望獲得"可以自選的福利禮品?",而不是公司統一發放的固定禮品。
那么,什么樣的福利禮品才能真正打動年輕人呢?
![]()

選擇支持健康數據同步的主流品牌
考慮與健康管理平臺打通,提供增值服務
預算范圍:200-800元/件

選擇年輕人喜愛的主流連鎖品牌
提供季度/年度會員卡選項
預算范圍:300-1000元/人

采購建議?:
選擇內容優質、覆蓋面廣的平臺
可考慮多平臺組合套餐
預算范圍:200-500元/人
(限于篇幅,以下為簡要列舉,完整版可聯系企幸福獲取)
?4. 運動健身類福利(期待率78%)?
包括健身房周卡、Keep會員等
5. 個性化生活服務券(期待率75%)?
如鮮花月送、寵物洗護、家政服務等
6. 文創數碼產品(期待率72%)?
高品質藍牙耳機、創意文具套裝等
7. 旅行體驗券(期待率68%)?
民宿體驗券、周邊游套餐等
8. 美食嘗鮮卡(期待率65%)?
高端餐廳代金券、網紅美食盲盒等
9. 綠色生活套裝(期待率60%)?
有機食品禮盒、環保生活用品等
?10. 公益捐贈證書(期待率55%)?
以員工名義進行的公益捐贈憑證
![]()
建立常態化的員工需求調研機制,每季度通過問卷、訪談等形式收集員工偏好。

某上市公司通過企幸福的調研系統發現,他們的員工最想要的其實是通勤補貼,及時調整后滿意度提升了40%。
采用彈性福利平臺,讓員工可以在預算范圍內自主組合福利禮品。

某零售企業HR總監分享:"自從上線企幸福彈性福利平臺后,我們的福利滿意度從60%飆升至95%。"
將傳統節慶禮品轉化為持續性的服務體驗。比如將中秋月餅券改為全年可用的美食體驗券,使用率提升了3倍。
![]()
面對95后員工的全新需求,企幸福提供一站式福利禮品解決方案:
智能選品系統?: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智能推薦,精準匹配員工偏好
?彈性福利平臺?:支持員工自主兌換心儀福利禮品
?全流程服務?:從需求調研到禮品配送的完整閉環服務
福利的本質不是“花錢”,而是讓員工在收到的那一刻,心里默默說一句 "這家公司,有點懂我"。而這份 "懂",就是企業留住人才的核心競爭力。